文/樂居財經 靳文雨
在新三板市場,企業名稱的變更往往不只是簡單的身份調整,更可能是戰略轉型的明確信號。
保定奧普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430572)近期的動態便印證了這一點,這家曾深耕照明器具制造領域的企業,正以一場徹底的“改名換姓”,宣告其向儲能賽道的跨越。
9月底,奧普節能曾接連發布《公司全稱變更公告》與《證券簡稱變更公告》,正式揭開了這場轉型的面紗。
根據公告內容,自9月30日起,公司全稱由“保定奧普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河北盛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也同步切換為“盛儲科技”,唯一保持不變的是其沿用多年的證券代碼430572。
此次變更并非臨時決策,早在7月24日,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就以全票通過了相關議案,8月8日的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會更是獲得了壓倒性支持——出席會議的5名股東所持97.42%的表決權股份均投下同意票,足見各方對轉型方向的共識。
變更的核心邏輯清晰明確:隨著公司注冊地址遷至石家莊市,主營業務將從原本的“無極燈、鎮流器、城區路燈節能改造服務”徹底轉向“儲能技術服務”,名稱的調整正是為了與新地址、新業務形成精準匹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公告披露當日,新的儲能主營業務尚未正式開展,這場“先更名再發力”的操作,更像是向市場傳遞的戰略宣言。
追溯這場轉型的源頭,今年4月的控制權更迭埋下了關鍵伏筆。
彼時,成立僅半年的石家莊僮錦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特定事項協議轉讓,一舉拿下奧普節能97.42%的股份——原實控人王征及孟書明等5名持股5%以上股東,將合計1558.65萬股股份悉數轉讓。
交易完成后,僮錦科技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其38歲的碩士實控人孟陽正式接管這家新三板企業。
在當時披露的《收購報告書》中,僮錦科技就已透露了戰略調整的意圖,提及將利用掛牌公司平臺整合資源,拓寬業務領域,增加能源管理系統相關業務,為公司注入新的盈利增長點。如今看來,這只是“換道儲能”的初步鋪墊。
而業績壓力或許是推動這場轉型的現實動因。從2025年上半年最新財務數據來看,奧普節能的業務轉型已進入“新舊交替”的真空期,業績壓力較往年顯著加劇。
財報顯示,公司當期營業總收入為0元,這意味著原有照明業務已完全停滯,而新的儲能業務尚未形成收入貢獻,陷入典型的“轉型空窗期”。
盈利端的表現更為嚴峻,上半年凈利潤虧損擴大至326.51萬元,歸母凈利潤同步虧損326.51萬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20元,相較2024年上半年的虧損規模呈現倍數級增長。
如今,隨著“盛儲科技”的新身份正式啟用,這家企業的股權結構也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僮錦科技持股比例高達97.42%,這種結構雖能保障新戰略的高效執行,減少決策內耗,但也可能因決策主體單一面臨潛在風險。
同時,從照明到儲能的跨界轉型挑戰重重:當前儲能賽道不僅有寧德時代等頭部企業布局,新三板市場也不乏同類競爭者,而盛儲科技尚未開展實質業務,技術團隊搭建、資金投入規模、具體落地路徑等核心問題仍待明確。
對于投資者而言,證券簡稱里的“盛儲”二字承載著轉型期待,但這份期待最終能否兌現,還需持續關注后續業務推進節奏與業績表現。
相關標簽:
家居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