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樂居財經 林振興
上市房企陸續發布業績報,業績下滑與虧損,從民營房企擴散到央國企,甚至蔓延至第一陣營房企。上半年,TOP10房企銷售額同比下滑14%。
前十房企中,一家央企開發商逆境大爆發的銷售業績,卻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中國金茂。
2025年,是金茂煥新的一年,新上任的董事會主席陶天海,開啟了戰略、打法、組織等全方位的變革。
上半年,金茂率先在行業內出現止跌回穩勢頭,簽約銷售額534億元,同比增長20%,增幅在第一梯隊中保持第一。
除了規模大爆發以外,金茂利潤的含金量也令同行羨慕。
上半年,金茂收入251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4%;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8%,達10.9億元;剔除投資物業公平值損益后,歸母凈利潤達11.23億元。
透過金茂的這份半年報,充分證明了通過產品引領走出市場獨立行情是行得通的,它也為行業提供了跨越周期、實現轉型的發展樣本。
對于未來,金茂有自己的解題術,陶天海用“活下來、活得好、活出彩”三步走進行規劃。
在他看來,目前金茂已經完成了“活下來”的目標;它將用2025-2027三年時間完成煥新,實現“活得好”;再用2028-2030的三年時間達成“活出彩”的目標。
01
今年,金茂給外界最直觀的變化,就是拿地開掛了。
不少地產人驚嘆,這匹央企“黑馬”又殺回來了。
上半年,金茂堅持優中選優、精準發力,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等一二線城市積極補倉,接連獲取16個新項目,總土地款492億元。
其中,北京、上海兩個戰略深耕城市投資324億,占投資總額的66%。
拿地上,金茂善于“合縱連橫”,有12塊土地通過合作方式取得。
在北京,它聯合保利發展以87.3億元競得三間房組合地塊;在上海,它聯合新加坡慶隆集團以89.64億元競得虹口區瑞虹新城地塊;在成都,它聯合成都經開國投以26.32億元底價競得龍泉驛區兩宗涉宅用地等。
在當前下行周期里,巧用杠桿,實現共贏,才是王道。而抱團拿地,不僅可以降低各方的拿地風險,還能減少資金投入。
廣屯糧,筑高墻。截止到6月末,金茂總土儲約2700萬方,足以支撐公司未來兩年的穩健發展。
對于下半年的投資計劃,中國金茂高級副總裁張輝表示,“高能級城市對好品質,好房子改善型產品的需求比較旺盛,因此公司也會更好地把握在核心一二線城市的投資機會?!?/span>
02
獲取新地后,金茂便馬不停蹄開始賣房子,加快新項目去化。
在業績會上,管理層透露,2024年以來金茂新獲取的項目平均首開周期僅4.8個月,不僅全部達成拿地6個月首開的內控標準,首開平均去化率達81%。
例如,2025年北京金茂璞宜豐宜在拿地后3個月即完成首開,熱銷18億。此外,北京金茂滿曜、上海江灣金茂府首開熱銷距離拿地僅過去4.1個月和4.7個月。
快開盤 開好盤,也使得金茂自我造血能力更加優秀,經營現金流回正周期縮短至11.4個月,低于12個月的內控目標。
以成都東城金茂曉棠、長沙湘江金茂府、重慶金茂璞印金開為例,這些項目拿地6個月,即實現經營性現金流回正。
真正的強者,喜歡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今年金茂還在運營上提出了更高的挑戰目標,“希望經營性現金流回正周期縮短至10個月。”
隨著運營更加高效,新項目也實現了量價雙優。金茂管理層在業績會上透露,2024年以來獲取的新項目首開認購兌現度達132%,首開價格兌現度104%,平均毛利率將近20%。
通常而言,樓盤開發周期越短,資金沉淀越低,換取的利潤越高。
財報顯示,上半年,金茂實現毛利40.59億元,同比增幅14%;同期毛利率16%,其中開發板塊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提升1pct。在行業虧損大潮中,金茂走出了一波獨立行情。
在首席財務官喬曉潔看來,“(隨著2024年以來獲取的)這批項目逐漸地坐收,將帶動公司毛利率進入修復通道。”
03
進入2025年,“好房子”新規紅利,成為金茂大爆發的一個產品機會點。
在這之前,金茂就做足準備,進行產品大優化,發布“金玉滿堂”全新四大產品線。
今年,金茂進一步深化了對“好房子”產品體系的研究,提出了“一好、兩優、三懂、四品”的產品戰略。
產品力的提升,給中國金茂帶來了更多的爆款紅盤,以及更高的溢價能力。
上半年,“金玉滿堂”四大產品線共有4府、5璞、2滿、3棠集中推出,多個項目首開告罄。
同期,金茂住宅平均簽約單價2.6萬/㎡,較2024年(2.2萬/㎡)、2023年(2.1萬/㎡)提升顯著,價格增幅分別達18.2%和24%,穩占高端改善型需求市場。
除了精準投資和高品質的產品,金茂之所以能穿越周期的利器,還因為做到了一點。就是通過組織架構的變革,進一步夯實企業管理的“護城河”。
通過組織大精簡,中國金茂已將“總部—區域—城市”三級管控架構,調整為“總部—地區”二級管控架構,管理單位從43個縮減至20個。
一方面,扁平化管理,能夠減少不必要的管理環節,從而徹底激活項目;另一方面,它還能帶動管理效率提升,強化管理的精細化。
上半年,金茂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同比分別下降15%、5%、4%。
04
在外人看來,金茂在拿地上兇猛,但實際上它骨子里的性格卻是穩健的。
正如它的財務報表,就無比穩健。
不僅“三道紅線”指標下,繼續保持全“綠檔”,金茂還不斷降負債“減重”。
它在“降短期、升長期;降境外、升境內”的思路下,債務結構不斷優化,外幣債務占比從上年末的25%降至21%,低息開發貸和經營貸占比提升至41%。
具體來看,報告期末,金茂的凈債務為847.44億元,2024年同期為904.65億元;債務與調整后資本比率為53%,較上年同期減少23個百分點。
在計息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共計約1232.97億元。當中,一年內到期占比22.27%;第二年到期占比23.46%;第三年至第五年到期占比36.55%;五年以上到期約218.54億元,占比17.72%。
相較于其他開發商,金茂還沒有“找錢”與“錢貴”的煩惱。
上半年,金茂成功發行多筆債券,發行成本屢創新低,多個自持物業融資實現突破,新項目的開發貸成本大多為自律下限。
業績期內,金茂內外新增融資平均成本僅2.70%,較2024年底下降69個基點,再創新低。
這一融資成本不僅在房企中處于領先地位,也反應了市場對于金茂資產價值、經營能力與公司信譽的高度認可。
此外,截至6月底,金茂銀行信貸額度約1608.24億元,目前已動用額度約為884.14億元。
相關標簽:
物業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