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 林振興 呂秀倫 發自北京
??8月18日晚間,遲遲未披露2020年報的中國華融(02799.HK),終于勇敢邁出了一步,掛網了一份《盈利警告》,預計去年凈虧1029億元。
??數分鐘后,華融又發出一紙《內幕消息》,公布潛在戰略投資。一悲一喜,投資者的情緒猶如坐過山車般跌宕起伏。
??據公告稱,遠洋資本、中信集團、中保投資、中國人壽資管、中國信達等五家公司擬通過認購新發行股份的方式,對公司進行戰略投資。除此以外,華融并未公告具體的戰投細節。
??而在中國華融官微上,一文長達2484字的文章,將華融引戰的前因和后續,逐字道出。等來了接盤俠,是否也意味著華融即將“上岸”?
??戰投部隊
??虧損1029億元,這家曾經“最會賺錢的前30家中國企業”何以淪落至此?
??華融將其歸咎于內外雙重原因。內因,隨著原董事長賴小民受賄、貪污、重婚案的開庭審理和宣判,中國華融對其任職期間激進經營、無序擴張造成的風險資產持續清理和處置;外因,新冠疫情造成的市場沖擊,部分客戶履約能力下降,當期部分資產質量加速劣變。
??如此巨額虧損令外界震驚。而在2019年,中國華融凈利潤還達到14.24億元。2012年到2017年,中國華融年收入復合增長40%。

??眼下,又是何方神圣敢主動接手華融這虧損千億的爛攤子?
??據公告稱,華融分別與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遠洋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框架協議。
??其中,中信集團是央企中唯三的一家正部級央企;中保投資由27家保險公司、15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以及4家社會資本共46家股東單位出資設立;中國人壽資產管理背后是上市公司中國人壽;中國信達是處置不良資產的四大AMC之一;遠洋資本則是上市房企遠洋集團旗下的另類業務投資和管理平臺。
??“央企+險資+資管+房企”的組合,陣容不可謂不豪華。截止發稿前,上述五位戰投還未入駐華融。
??截至2020年6月末,中國華融第一大股東為財政部,持股61.41%;社保基金為第二大股東,持股6.34%,其余股東持股均在5%以下。
??財報還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中國華融總資產為17315.14億元,總負債為15634.8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90.3%;負債中,借款為7660.81億元,應付債券及票據為3388.58億元。
?

?雖然戰投方案已靴子落地,但眼下投資者最為關心的還是公司債券能否如期足值兌付?新股東是否會兜底?華融方面補充道,此次引戰僅涉及資本重組,并無計劃進行債務重組。
??據樂居財經了解,4月1日至8月18日,華融以及旗下子公司已如期足額兌付到期境內外債券共94只,金額共計633.44億元。
??引戰官宣后,華融給投資者吃下一顆“定心丸”,其表示,將在此基礎上,持續開展化險清收,挖掘存量資產價值,抓住市場機遇加快處置,全力減少終極虧損金額。
??此外,“瘦身計劃”也將繼續開展。華融擬轉讓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股權,重組華融信托股權,積極回歸不良資產主業。其告知,目前,上述子公司股權轉讓或重組項目也正在推進中。
??破產風波
??引戰方案出爐的一周前,華融旗下一家地產公司宣告正式破產。
??8月11日,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一錘定音,裁決深圳市德潤創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德潤創展”)破產。
??公告顯示,去年5月8日,法院根據羅曉的申請裁定受理德潤創展破產清算一案,查明深圳市德潤創展名下資產合計約7873.76萬元,負債合計15.61億元,屬于資不抵債狀態。且受理后,相關當事人未對德潤創展提出和解或重整申請。
??據樂居財經獲悉,德潤創展創立于2013年4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范圍涉及房地產開發經營、房產經紀、自有房屋租賃、物業管理等業務。
??在公司股權層面,華融信托、北京創展佳和投資有限公司各持股99%、1%,前者背后是大名鼎鼎的中國華融,后者由趙少鵬和三亞益大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80%和20%。其中,三亞益大投資又由陳凱源、楊寶林、王瑞華、王軍等四位自然人組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司破產亦是如此,奈何德潤創展背后還有華融信托、中國華融的加持。事實上,德潤創展早已“遍體鱗傷”,它先后4次被限消令“砸中”,最早的則要追溯到2019年12月。
??最近一次被限消令出現在今年1月。其中,去年12月,中國農行深圳中心區支行作為債權人,以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對德潤創展提出高消費限制申請。根據今年4月的終本案件顯示,德潤創展執行標的約255.64萬元,未履行金額約133.74萬元。
??此外,根據判決書顯示,德潤創展還拖欠秦春麗借款本金500萬元及利息145.9萬元(截至2019年8月1日)。
??這僅僅是德潤創展諸多法律訴訟中的冰山一角。在涉及德潤創展為被告人的裁判書中,單就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就多達70件。其中,不乏德潤創展遲遲不給業主房地產證書,遭到數位業主將其告上法庭,賠償金額不乏數百萬元之多的單個案例。
??不難看出,德潤創展早已“滿目蒼夷”。據德潤創展公司職工債權表顯示,總經理王立新已于去年5月底離職。而德潤創展拖欠員工工資達35.99萬元。此外,該公司還曾存在多項欠稅情況,合計超1900萬元。
??反觀德潤創展八年以來的成長之路,頗為顛沛流離,背后大股東幾經變換,且個個都是明星信托公司。2015年中,上海道誠一期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悉數轉讓持有的德潤創展99%股權,深圳華潤元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接手。
??據悉,上海道誠一期背后大股東是中誠信托,而深圳華潤元大資產管理背后則是華潤深國投信托。
??入主德潤創展一年時間不到,2016年2月,華潤元大資產管理退出,99%股權由平安基金下屬公司深圳平安匯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接盤,而平安基金背后的大股東為平安信托。
??同年12月,深圳平安匯通再次退出,變更為現有股權結構。幾經易主的德潤創展,分別于2018年、2019年相繼撤出深圳市德潤逸軒置業和深圳市德潤物業服務的對外投資。
??截至目前,德潤創展旗下未有子公司。與此同時,自2014年8月拿地后,德潤創展在土地交易場上幾乎未有拿地動作。
??面臨破產困境,大股東華融信托為何不施以援手?
??事實上,母子雙方的關系并不融洽,華融信托既是德潤創展的股東又是債主。
??2018年,華融信托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將德潤創展、北京創展佳和投資等告上法庭。彼時,華融信托的訴求之一,就是向后者討要貸款本金10.12億元、以及利息約1310萬元等。次年年底,該案判決結果落槌,華融信托取得勝訴。
??折戟地產
??賴小民折戟華融的罪狀,與地產緊密相關。
??按照華融國際原總經理白天輝的描述,為追求個人政績,賴小民執掌華融期間過分看重短期利潤,上有所好,下有所投,為此華融下面的人不得不去投一些高風險、來錢快的項目,比如房地產。
??在中國華融龐大的組織架構中,承擔地產開發業務的即華融置業有限公司;另一個承擔大量涉房業務投資的主力,則是華融信托。
??華融置業的創立時間甚至早于1999年成立的中國華融。在1994年,華融置業便已成立,那時它還是一家名為“珠海橫琴信東房產實業”的開發公司。
??最早,華融是從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包中拿到橫琴島的大量土地。經過老華融人多年清理,地塊權屬基本被梳理清楚。
??華融置業早期的地產作品是“銀鑫花園”,這也是珠海橫琴第一個商業樓盤。不過,華融置業真正開始加碼地產開發,則是在2009年賴小民進入華融后。經過多年發展,華融置業相繼在全國各地展開地產項目開發。
??令人唏噓的是,伴隨賴小民落馬,加之央企回歸主業去房地產化的背景。2020年1月,華融置業已更名為華融實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盡管更名,華融置業仍涉獵紛繁的地產開發版圖。樂居財經查詢獲悉,華融置業現存對外投資公司共計43家(其中13家已告注銷),其中多為分布在各地的城市項目公司。
??另一邊,華融信托的房地產業務也頗為“壯觀”。
??華融信托現存對外投資公司中,處于在業、存續狀態的有71家,其中涉及能源、地產、投資管理等各類公司。相較而言,地產類公司所占比例已經不大,但仍有6家企業所屬房地產業。
??不過,從其過往承擔的股權質押業務中,則可看到數額龐大的地產項目公司質押。
??據樂居財經不完全統計,華融國際信托以質權人身份累計涉及股權質押多達453筆,出質股權數額從百萬到數十億元均有不等,其中141筆目前處于有效狀態。
??在2018年之前的出質股權標的企業名單中,可以發現華融國際信托接受質押的股權標的企業多半為房地產項目公司。而近兩年來,其現存有效的質押標的,涉房企業占比已大大減少,不過仍有一定數量。
??如較為近期的一筆,在2021年1月12日,河北知名房企隆基泰和置業有限公司,向其質押的天津隆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質押數額高達13.28億元。
??近幾年,華融信托還遭遇“踩雷”地產的重創。在華融為開發商輸血案例中,最為典型當屬賴小民對同鄉王永紅的支持。
??2018年,華融賴小民落馬后,中弘股份隨即爆雷繼而退市,而王永紅亦遠赴香港。在中弘退市(000979. SZ)2018年百億債務危局中,信托公司成為“受傷害”最深的機構。債務逾期公告顯示,包括華融信托在內的12家信托公司被迫“維權”,債務余額合計68.41億元。
??此外,今年3月,華融信托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768656元。執行金額雖然不高,但同樣涉及“踩雷”地產。
??早在2017年6月,華融信托發行安居2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期限2年,資金用于向重慶鼎典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發放信托貸款。
??然而眼下,重慶鼎典物業以及其控股股東重慶聚豐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已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華融信托尚有4.75億資金沒有收回。
??接連踩雷,致使華融信托業績表現不盡人意。2019年,華融信托實現營收8.05億元,凈利潤虧損4.12億元,僅次于安信信托,排名行業倒數第二;據銀行間市場未經審計的財報顯示,2020年,華融信托實現營收為-8.11億元,凈虧損7.29億元。
??今年5月中旬至今,華融信托已退出10余家對外投資企業。就此次華融信托旗下地產公司德潤創展破產,加之,根據監管機構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業的要求背景,華融信托或有可能以破產方式,去除旗下非主業企業。
??不久前的8月2日,中國華融公告稱,擬實施華融消費金融股權轉讓和華融信托股權重組項目。針對華融信托的存量債務情況,中國華融擬與主要機構債權人協商以“債轉股股權轉讓”方式對前者實施股權重組。
??此后有消息稱,華融信托或將被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暫時接盤。此前,信保基金從未單獨接管或重組過任何一家信托公司。
??眼下,中國華融等來了戰投部隊,華融信托的白衣騎士還會遠嗎?
相關標簽:
進深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